- 分類:免疫治療
- 作者 陳駿逸
- 點擊數:7269
認識免疫治療預測生物標記 微衛星狀態高度不穩定(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
MSI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中文稱為”微衛星不穩定”,dMMR則中文稱為”基因錯配修復功能缺陷。”
人類錯配修復基因(MMR基因)經過轉錄翻譯後,可以製造出相應的錯配修復蛋白,如果任一MMR蛋白表達缺失,會進而造成細胞的錯配修復功能缺陷,則對DNA複製過程中的鹼基錯配喪失修復功能,而造成堆積,終究導致微衛星狀態不穩定(MSI)的發生,約15% 的大腸直腸癌是經由MSI途徑引發的。
MSI分為高度不穩定(MSI-H)、低度不穩定(MSI-L)和穩定(MS-S);而MMR分為錯配修復功能缺陷(dMMR)和錯配修復功能完整(pMMR)。dMMR等同于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pMMR則等同于微衛星低度不穩定(MSI-L)或微衛星穩定(MSS)。
而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或 錯配修復功能缺陷(dMMR)的含義和其檢測方法有哪些?
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和錯配修復功能缺陷(dMMR)通常是用兩種不同檢測方法所產生的結果,但它們代表的臨床指導意義非常類似,都是免疫治療預測生物標記,而MSI-H幾乎可以被認為是等同於dMMR。
如果用腫瘤組織標本(包括手術標本、切片穿刺標本),做四個錯配基因的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只要這四個蛋白裡面出現任何一個蛋白是表達缺失的,這個癌症就屬於dMMR,代表錯配修復功能有缺陷。如果四個蛋白全部是陽性表達的,則是pMMR,就是錯配修復功能屬於完整。
另外利用PCR的方法也可以檢測腫瘤細胞DNA中微衛星位點(微衛星是短DNA序列的串聯重複序列)的長短,然後與對應的正常細胞DNA進行比較。最後檢測結果也可分為MSS(微衛星穩定),MSI-L(微衛星低度不穩定)和MSI-H(微衛星高度不穩定)。一般認為dMMR就等同於MSI-H,pMMR等同於MSS和MSI-L。
雖然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的方法簡單易行、各個醫院都能做,值得在臨床推廣。而PCR方法檢測可能目前醫院裡能做的地方並不太多,而且它需要來自腫瘤的DNA和來自身體正常細胞的DNA,需要配對的,同時對兩組樣本進行PCR。PCR通常採用美國國家癌症中心(NCI)所建議的5個標準位點, 5個位點都需要正常組織和腫瘤組織去配對後“跑”PCR;如果其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位點是不穩定的,就定義為MSI-H。如果一個位點是不穩定,就叫MSI-L(微衛星低度不穩定)。5個位點都是一樣的,就叫MSS。現在也有一些專家也會選11個或者其他一些微衛星位點進行PCR檢測,通常≥30%的位點不穩定就叫MSI-H,而位點都穩定就定義為MSS,在0到30%之間是MSI-L。當然,目前隨著NGS(二代基因測序)的推廣應用,除了傳統的免疫組織化學分析和PCR檢測之外,檢測方法也可以在NGS平臺上進行微衛星狀態的分析。
而不同腫瘤表現為MSI-H/dMMR的比例是有差異的。在2018年ASCO大會上報告發現,採用二代測序的方法對來自超過50個癌種,15,000個以上的腫瘤標本進行微衛星的檢測,結果發現,MSI-H腫瘤比例最高的是小腸腫瘤 (25%,)、子宮內膜癌(16%)、大腸直腸癌(14%)和胃癌(6%)。這個研究還發現在腎上腺皮質癌中,MSI-H/MSI-I的腫瘤高達40%,這是以前沒發現過的。
美國FDA核准pembrolizumab作為治療MSI-H/dMMR的實體腫瘤的第二線或第二線以後的治療。而現在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中,pembrolizumab可以單獨用於PD-L1表達 ≥50%的患者,已經是標準的第一線治療方案,而pembrolizumab用於MSI-H/dMMR的大腸癌治療中,相關臨床試驗目前還在進行中。
pembrolizumab對比於標準化療與標靶藥物作為MSI-H/dMMR晚期大腸直腸癌的第一線方案治療比較性研究KEYNOTE-177目前正在進行中,如果該研究結果是正面的話,以後晚期大腸直腸癌的第一線治療就需要檢測MSI 與MMR,如果是MSI-H/dMMR的患者,則PD-1免疫藥物就應該優先考慮。因為大腸直腸癌病人中,大約有10%的患者是MSI-H的病人,其他90%是MSS/MSI-L的病人,第一線治療是否也可以採用化療聯合PD-1免疫治療,目前的資料顯示二線治療及其後線的治療有效率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而有一部分非大腸直腸癌的其他癌症患者,出現MSI-H/dMMR的比例也比較高;例如胃癌、小腸癌或者子宮內膜癌,該類病患是否也可有PD-1免疫治療的角色。答案肯定是有的。但目前暫時不會放在第一線方案考慮名單內,而主要作為第二線或二線之後的治療方案。KEYNOTE-016研究結果顯示,在包含14個非結直腸癌癌種的MSI-H/dMMR患者,使用pembrolizumab作為第二線及之後治療方案,期腫瘤客觀緩解率(ORR)高達46%。
陳駿逸醫師目前擔任癌症中醫與西醫臨床治療醫師,著有”擊退癌疲憊 醫師該告訴你的癌後養生術”(康健出版),專職中西醫結合癌症治療與癌友關懷之公益活動,同時熱心致力於正確癌症照護資訊之推廣與傳遞,其所創建之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http://www.cancerinfotw.org,乃是專業照護人員、社會賢達貢獻所學,所建構的癌症診療與照護資訊平臺。
此處文章乃是醫療照護資訊的整理,請勿引據文章內容自行採取醫療決定;如有臨床治療之需求,建議還是應該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如有任何謬誤或建議,懇請不吝指教。
想要閱覽作者撰寫的更多相關癌症資訊,歡迎前往陳駿逸醫師官網”話聊俱樂部” http://cancerfree.medicalmap.tw/。
想要瞭解作者的資訊也請至http://cancerfree.medicalmap.tw/點閱”陳駿逸醫師簡介”
癌友必備專書 聰明擊退癌疲憊 讓你抗癌事半又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