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類:癌症病患營養照護
- 作者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編輯部
- 點擊數:2207
陳駿逸醫師告訴癌症患者 你一定要知道關於癌症營養支持的觀念
3.癌症患者應該要如何採取營養照護?
我們建議對癌症患者採取適當且適合的營養照護,增加進食,能夠經口攝取的飲食量,特別是營養不良或有營養不良風險的癌症患者。這包括飲食的建議、治療會影響食物攝取和紊亂的症狀(亦即是影響營養攝取的症狀),以及提供口服的營養補充劑 (醫學上稱之為ONS)。
營養照護最好在患者尚未出現嚴重營養不良時就開始。營養照護支持的第一步就是應該給予營養諮詢,以幫助控制症狀,並鼓勵攝入富含蛋白質和熱量的食物以及耐受性良好的液體;富含熱量和蛋白質的飲食,是維持、甚至改善營養狀況的首選方式。當豐富的飲食還不能有效地達到營養照護的目標時,建議額外使用 口服的營養補充劑。
如果患者不能充分進食,已經超過有 1 週的熱量攝取低於預估的 50%,或是超過 2 週的熱量攝取僅有預期需要的 50-75%),此時則需要進行營養醫療的介入。口服營養仍然不足,建議進行更積極的營養干預,建議給予腸內營養 (EN)的營養醫療,如果 EN 不充分或是不可行,則建議靜脈輸注的營養醫療。
對營養不良或是有營養不良風險的癌症患者進行積極的營養治療,已經被證明可以改善體重和熱量的攝取]。在接受輔助性放療的患者中,有充分的證據支持營養醫療的介入還能狗改善某些方面的生活質量,但這些結果在接受化療的患者中也得到證實,我們建議營養不良或具有營養不良風險的患者,不要使用限制熱量攝取的斷食性療法,因為那些說法都沒有經過證實其功效,並且可能有害。
目前沒有任何的飲食治療可以重複地被證實具有治愈癌症或預防癌症復發的功效。在許多情況下,這種飲食可以抗癌的論點既不是基於科學的推理,也不無確鑿的證據,支持的論述都是來自於非嚴格求證的文獻、和網路的軼事訊息和無法證實的來源,而不是經由醫療專業同儕評議的科學文獻。這些所謂的抗癌飲食偏方會增加熱量、脂肪和蛋白質攝取不足的風險,以及微量營養素缺乏的風險。
要知道目前沒有臨床試驗證實生酮飲食是對癌症患者有的。由於適口性差,生酮飲食可能會導致患者反而熱量攝取不足和體重減輕。一項小型系列的觀察和一項小型隨機試驗報告了人類對禁食療法雖然有良好的耐受性,但沒有證據証明化療期間的禁食是有益的,我們不建議在抗癌寮罰之前、期間或之後,使用任何形式的斷食方式或生酮飲食藥,會有如此提議的原因還是在於已知如此會造成營養不良的風險增加,以及患者可能因延長禁食的時間,更大為減少其飲食的攝取量。
如果患者仍可飲食,但儘管已經進行了營養干預及口服營養補充物後,口服營養仍然不足,我們優先推薦搭配腸內營養 (EN) 的營養醫療,但如果 EN 是不充分或不可行的,我們建議搭配靜脈輸注營養 (PN) 的營養醫療。
在無法進食、消化或吸收食物的癌症患者中,營養醫療可以穩定營養狀況。對於上消化道的口服攝取或食物運輸受損的腫瘤患者,營養狀況可以通過搭配腸內營養 (EN) 的營養醫療來穩定。
但因放射性腸炎、慢性腸梗阻、短腸症後群、腹膜癌轉移或乳糜胸引起的嚴重腸功能不全的情況下,搭配腸內營養 (EN) 的營養醫療有助於維持營養狀態。我們建議僅在仔細評估更具生理性的口服營養攝食途徑出現不足之後,才能增加侵入性的營養方法,例如鼻胃管灌食。
關於腸內營養 (EN) 和靜脈輸注營養的營養醫療的臨床實踐、禁忌症、併發症和監測,在癌症患者和良性疾病患者之間並沒有差異。對於給定的患者和家庭,必須權衡醫療營養的風險和損害,以及可能的無效性與可能的生理和/或心理上的幫助。一般靜脈輸注營養 (PN) 的營養醫療的風險被認為需要大於其益處,才能考慮使用在預期生命少於兩個月的患者的。
如果經口食物攝取量長期嚴重的減少,我們建議增加口服、腸內或腸外的營養,但此舉只能在幾天內緩慢地進行,並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以防止再餵養症候群。再餵養症候群的典型生化特徵是低磷血症,但也可能表現為鈉和體液平衡異常,葡萄糖、蛋白質和脂肪代謝改變,硫胺素缺乏症、低鉀血症和低鎂血症。
在營養補充之前及給予期間,謹慎地提供每日劑量為 200-300 毫克的維生素 B1 以及平衡的微量營養素混合物。如有必要,應該透過口服、腸內或腸胃外途徑去監測和補充以下電解質:鉀(需要約 24 mmol/kg/天)、磷酸鹽(需要約 0.3e0.6 mmol/kg/天)和鎂(如果靜脈內供應,則需要大約 0.2 mmol/kg/天,如果口服供應,則需要 0.4 mmol/kg/天)。
對於長期飲食攝取不足,和/或是無法控制的吸收不良的患者,我們建議對合適的患者進行家庭式的腸內營養 (EN) 和靜脈輸注營養的營養醫療的臨床實踐。這對患有慢性飲食攝取或吸收缺陷的癌症患者是有益,即使在晚期、只能存活數週的癌症也是。一些癌症患者僅靠靜脈輸注營養的營養醫療也可以存活數月、甚至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