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站內搜尋

可否採用精準醫療來預測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免疫藥物的療效?

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接受免疫藥物的治療是選項之一,但如何預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療效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對於昂貴的免疫藥物並非人人負擔的起,如何讓CP值提高也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於2017年9月的歐洲腫瘤醫學會年會ESMO,發表了一項研究在探討真實世界中,通過採用精準醫療的廣泛基因組定序(CGP)與免疫組織化學染色IHC的PD-L1檢測,兩者之間預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效的意義如何。

該研究採用精準醫療的廣泛基因組定序(CGP)與免疫組織化學染色IHC法去檢測了Foundation Medicine(FMI)的標本庫中1619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福馬林固定石蠟包埋的(FFPE標本)。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採用SP142抗體來檢測腫瘤細胞PD-L1的表達。同時,CGP檢測資料庫中2139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並單獨分析真實世界中其PD-L1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精準醫療的廣泛基因組定序(CGP)採用雜交捕獲技術,對於超過50ng 的DNA標本進行檢測,中位測序深度超過600X;在1.1Mb測序DNA上檢測腫瘤突變負荷量(mut/Mb)。

該結果發現: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檢測的PD-L1表達與精準醫療檢測腫瘤突變負荷量TMB(FMI標本)呈現弱相關(相關係數 0.085,P<0.001);平均TMB為10.9mut/Mb;中位TMB為8.1mut/Mb,且14.5%的患者TMB高(定義為>=20mut/Mb)。

從資料來看,精準醫療高而非PD-L1表達狀態者能夠預測更長的免疫治療療程(P=0.001)。

STK11非活化突變在標本中的發生率為12.1~15.1%,多見於肺腺癌患者。初步的分析顯示,其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療效呈現負相關。常見的與SKT11突變共存的基因包括:KRAS(54.5%),TP53(43%),CDKN2A(27.5%),CDKN2B(20.1%),KEAP1(18.9%)和MYC(13.5%)。

BRAF突變,通常見於肺腺癌,無論患者的TMB狀態如何,BRAF突變與免疫治療療效相關。且MET突變也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療效相關,但因為目前資料還不成熟,未看到兩者直接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從TCGA肺腺癌資料庫來看,MET突變(發生率2.8%)與免疫活化基因的表達相關;而STK11突變(發生率14.2%)與免疫逃逸的基因表達相關。

研究的結論:儘管腫瘤突變負荷量TMB可以獨立預測患者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療效,不受腫瘤細胞之PD-L1表達水準的影響,但如果能透過精準醫療綜合分析腫瘤突變負荷量TMB,PD-L1表達以及SKT11,BRAF或MET突變的狀態,可能可以更好的篩選出免疫治療優勢人群。

Tagged under: 非小細胞肺癌,

全方位電子報

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