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類:陳駿逸醫師的話聊俱樂部
- 作者 陳駿逸
- 點擊數:345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50集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50集
陳駿逸醫師YouTube首播公告:
認識乳癌治療的更新迭起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1ysjsP7cZ-0
2023年06月24日晚上20:00 開始
乳癌命名的更新迭起
早在中國古代醫書-黃帝內經中,就有關於癌症的介紹。古埃及文明中的莎草紙也有乳癌治療的記載。公元1237年(南宋·嘉熙元年)的中醫古書《婦人大全良方》中,曾經有關於乳癌的一段記載;「若初起,內結小核,或如鱉、棋子,不赤不痛。積之歲月漸大,巉岩崩破如熟石榴,或內潰深洞,此屬肝脾鬱怒,氣血虧損,名曰乳岩。」
古希臘時期,西方醫學始祖希波克拉底曾經描述乳房上的癌症的一些症狀,他把惡性腫瘤稱為”螃蟹”。這樣的命名可能來自於惡性腫瘤的表面形狀:惡性腫瘤通常有一個堅實的中心,然後向周遭伸出一些分支,就像螃蟹的形狀。西元2世紀,蓋倫正式將癌症命名為”cancer”。
乳癌治療的更新迭起
進入19世紀後,無菌法(asepsis)的使用改善了外科手術的衛生情形,並且也讓術後存活率上升。使得外科手術切除腫瘤成為癌症主要治療方式。談到乳癌的手術治療,最重要的里程碑當屬William Halsted 於1894年發表的根除性乳房切除術(radical mastectomy)。他認為乳癌細胞是從原發部位以離心放射狀(centrifungal)向周遭擴散,因此他建議儘可能將周圍組織整塊切除,即便是侵犯到肱骨頭部,也要一起拿掉。
直到1970年後,另一位偉大的外科醫師Bernard Fisher推翻了這個假說:Fischer 根據動物實驗上同位素研究發現,乳癌細胞事實上很早就能經由血液和淋巴循環傳遞出去。他提出假設,淋巴結的侵犯,是乳癌細胞往全身擴散的起點。因此,他認為傳統的大範圍根除性乳癌手術 (radical mastectomy),對小腫瘤來說,造成病人太大的傷害;對於較侵犯性的乳癌來說,卻又不足以控制可能發生的遠端轉移。Fischer 領導的NSABP-B6的研究明確表明,大範圍根除性乳癌手術並不會比保乳手術,再輔以術後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要來得好,而且後者可以對病人造成較少的傷害。這樣的觀念不止影響了乳癌治療的重大進展,更延伸適用到其他癌症的手術及術後治療。
1895年,侖琴首先發現X-rays的存在。1898年,居禮夫婦發現放射性元素「鐳」,也建立了放射線治療的先頁。不過直到1928年200千伏特深部X線機的問世,並成功用於治療頭頸癌,才因此打開了用放射線療治療乳癌的先河。二十世紀末開始,直線加速器的問世,以及影像學的發展使放療的定位更精確,造就了各式各樣更加精準的立體定向放療和三維放療,主要是依靠影像定位,直接照射腫瘤並盡量避開正常的細胞組織。這樣可以較大幅度地增加腫瘤的劑量,提高腫瘤控制率,並使周邊正常組織免受過量損傷。
1970年代,許多乳癌的新化療藥物被應用於臨床,化學治療也從拯救性化療轉向術後輔助性與根治性。由Fischer 領導的美國NSABP團隊和Bonadonna 領導的義大利米蘭團隊的研究,確立了乳癌手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的。
精準分子分型所引導的個體化治療,更讓乳癌治療跨進一大步,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HER-2的標靶治療,HER-2陽性乳癌預後大為改善。此外,術前輔助性與術後輔助性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導入,更讓早期三陰性乳癌復發風險降低,病理完全腫瘤消失率大幅提升。慎選高免疫治療指標者,更讓晚期三陰性乳癌的存活率大為提升。而CDk4/6標靶藥物也讓早期和荷爾蒙受體陽性的高復發風險的乳癌之復發風險降低,更讓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癌存活率大為提升。
#cancer #外科手術切除腫瘤 #癌症 #乳癌 #根除性乳房切除術
#三陰性乳癌 #個體化治療 #精準治療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標靶治療 #HER2 #陳駿逸醫師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 請連接"陳駿逸醫師與你 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
更多癌症病友需知 請連接"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https://www.cancerinfotw.org/index.php
歡迎參與臉書社團:陳駿逸醫師的用心話聊俱樂部 www.facebook.com/groups/45628199296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