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類:中醫輔助療法
- 作者 陳駿逸醫師與你癌歸於好
- 點擊數:1559
中醫的動物類藥物 也就是蟲類藥 是如何抗癌的?
人類使用動物類藥物,最早遠在4000多年前,甲骨文中就記載了蛇、麝、犀牛等40餘種藥用動物。《內經》中有四烏賊骨的蘆茹丸方,是動物類藥使用於中醫之先河。《神農本草經》記載了動物類(蟲類)藥物有28種。東漢醫聖張仲景使用蟲類藥物組方治療各種雜病,例如《金匱要略》中有7個方中有使用10種的蟲類藥物。在《山海經》記載的146種藥物中,動物藥就有83種。明代時期李時珍《本草綱目》也收錄了蟲類藥高達 461 種,並將其分為蟲、鱗、介、禽、獸、人各部,使蟲類藥的應用於中醫有了長足的進展。
清代的溫病學家更對蟲類藥物的論述頗多創見。清代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89門中,運用蟲類藥去治療的有積聚、瘡瘍等9門。葉天士認為蟲類藥“飛者升,走者降,有血者入血,無血者行氣,靈動迅速,以搜剔絡中混處之邪”。清代王清任編撰的《醫林改錯》中記載血瘀證50種,創建了20個方,用地龍、山甲、䗪蟲、五靈脂、麝香等蟲類組成的方劑有9首。到近代,朱良春教授因擅長使用蟲類藥治療疑難雜症,被譽為“蟲類藥學家”,他也編撰《蟲類藥的應用》。
蟲類藥,亦即動物類藥物,均為血肉有情之品,中醫認為其具有藥性峻猛、性善走竄,其鑽剔搜刮之性,無草木、礦石可比。動物類藥物也因為其擁有攻毒散結、通絡止痛、活血化瘀、補益培本、搜風解毒等功效,中醫運用動物類藥物於癌症的治療。
中醫已蟲類藥的應用部位主要可分為二:
一是全蟲入藥,例如全蠍、地龍、蜈蚣、地鱉蟲等。
二是局部入藥,而蟾酥、蟲白蠟、蜂蠟、蜂蜜、蜂王漿、蜂毒、蜂房等以分泌物入藥;桑螵蛸為螳螂的卵囊;蠶沙、油蟲珠則是蠶以及蟑螂的糞便;而蟬蛻為蟬的蛻皮。
根據朱良春《蟲類藥的應用》歸納其臨床主治功效有以下幾點:
1.攻堅破積、2.活血化瘀、3.疏氣和血、4.宣風瀉熱、5.搜風解毒、6.祛風定驚、7.開竅慧腦、8.清熱解毒、9.消癰散腫、10.收斂生肌、11.利水通淋、12.化痰定喘、13.補益培本、14.壯陽益腎
臨床運用蟲類藥治療癌症,例如祛風攻毒之露蜂房,行氣通絡的九香蟲,化痰散結的僵蠶,化瘀通絡的土鼈蟲,擅於治療腸腑濕熱毒邪蘊結的蜣螂蟲等。
癌症屬於慢性消耗性疾病,中醫認為病久由氣及血,由血入絡,癌毒鬱積於絡脈,造成絡脈瘀滯、絡脈損傷,臟腑有失濡養。運用蟲類藥的通絡特性,不限於活血化瘀通絡。癌毒蘊結日久,形成癌腫阻滯於局部,適當運用攻毒散結類的蟲藥能夠緩消癥塊,以恢復絡脈的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