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太陽 帶你認識高禾醫院的全身性腫瘤溫熱治療(wIRA-Hyperthermia)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當我們看到太陽,相信每個人都直觀地會道出「陽光」確實可以帶給人體許多益處,並讓人精神煥發、有朝氣;不可否認地這種情況也是適用於動物和植物。
人們很早就認識到了太陽對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作用。在幾乎所有古文明,人們都有崇拜太陽的事蹟,太陽對人類的重要性不言可喻。根據歷史考據,早在公元前 1400 年,那時候的人們就開始利用太陽光進行人體的治療和保健。 而「日光療法」,則是人類用於預防疾病和改善健康的最古老的治療方法之一。這其中有著深刻的背景。作為太陽系的一部分,地球在太陽升起後會從早到晚受到太陽的照射,因此,地球上的一切都是在太陽的影響下發生的。假設原始生命形式起源於水中,那麼水同時是化學反應的元素,也是溶解物質和環境的運輸工具,而太陽光中的能量可能起到刺激因素的作用。原始海洋疊層石中的化石證實,藍藻在數十億年前就開始借助太陽的輻射進行了光合作用。
太陽光中的自然近紅外線輻射,經過大氣中的水蒸氣過濾後,讓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適應了這種輻射。利用了這自然的現象,全身性的腫瘤溫熱治療wIRA,(全名為Water-filtered Infrared-A,水過濾近紅外線-A),是一種利用特殊儀器產生紅光與近紅外線的全新的腫瘤溫熱療法。透過密封的水過濾皿,能夠有效濾除不必要且可能有害的紅外線中的B與C波段,只保留對人體有益的紅光與近紅外線。這些光波能夠穿透皮膚深層,將溫熱的能量直接送達內部組織,且因為阻隔了有害的紅外線中的B與C波段而能夠積極地避免腫瘤溫熱療法在皮膚表層產生過熱或造成人體脫水的問題,所以不太會對患者造成任何不適。
使用非接觸皮膚式(隔空)的加熱,將wIRA與部分可見光譜相結合,可以清晰地指示加熱的目標場域,而不會影響加熱,光譜中的水波段降低了皮膚熱損傷的風險,同時提供了足夠的能量,可有效加熱組織溫度達到攝氏39–43度,加熱深度可達 26 毫米。並搭配在治療場域內進行即時監測與控制核心溫度的全身性的腫瘤溫熱治療,使用水過濾紅外線 A (wIRA) 的加熱技術,可以對表淺、深部,甚至大型的腫瘤加熱,組織溫度可以達到發熱範圍 (39–41 °C) 或核心溫度達到 39–43 °C,腫瘤溫熱治療可以觸及的組織深度可達至25 毫米。而且這種新技術與後續的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可以相結合,在臨床治療上如此地使用可以發揮1+1>2的優勢,這在熱治療領域是獨一無二的。
全身性的腫瘤溫熱治療wIRA盡可能需要搭配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免疫治療或其他抗癌治療,應用上不僅應考慮全身性的腫瘤溫熱治療wIRA之目標深度所需要的組織相關高溫度的水平,還應該要考慮達到穩定狀態之目標溫度所需要的加熱時間。
在全身性的腫瘤溫熱治療wIRA中,非接觸式的加熱可以透過基於紅外線的設備進行遠端溫度評估。分析皮膚溫度和深層組織溫度之間的關係可以幫助估計和控制治療效果所需的腫瘤溫度。由於測量是非接觸式的,在臨床治療上,醫生可以使用不透明箔膜來調整或阻止不需要被加熱的位置(例如,在容易成為熱點的疤痕組織中)的受到熱的損傷。且透過使用隔熱材料去覆蓋加熱後的濕潤身體表面,藉以減少蒸發、維持加熱溫度的穩定。全身性的腫瘤溫熱治療wIRA系統中的專用軟體,可以提供與分析加熱區域相關的平均溫度值,並且可以顯示各加熱時間點的溫度資料。基本上,配合影像學資料在控制和解釋加熱過程中的動態溫度分佈方面具有很高的潛力。
另外,全身性的腫瘤溫熱治療wIRA中的紅光和近紅外線,近日來也被廣泛應用於其他非癌症的醫學與美容領域,具有多種潛在保健的效益,特別是在減少發炎、促進修復和提升細胞功能方面。
且全身性的腫瘤溫熱治療wIRA如果局部加熱表淺部的癌症,可以有效輔助性地提高表淺部為癌症對放射治療敏感性的,這種致敏作用是由於將溫度提高至 39 至 43°C 的溫度範圍內,且熱治療時間大約 1 小時,因為局部血流會暫時增加,導致表淺部腫瘤的溫度提高、繼而引起的組織氧合程度的改善(即氧分壓 pO2 增加),造成「逆轉」腫瘤缺氧的情況。
全身性的腫瘤溫熱治療wIRA是一種可靠的治療方式,可以有效加熱皮下組織與深層的腫瘤,加熱之深度最深可以達到25毫米。針對所有處置的組織深度,包括表皮下層、8-10 毫米深度和 17-20 毫米深度,當全身性的腫瘤溫熱治療wIRA達到設定的溫度範圍內(溫和性的高溫,也就是39–43°C),會讓0.5–20 毫米深度的所有組織的氧合作用都獲得了顯著的改善。顯著「逆轉」腫瘤缺氧的情況。氧合性作用大約在 腫瘤溫熱治療後 25-30 分鐘內可以達到最大值,並在後續治療的過程中保持在這一顯著較高的水平。當停止腫瘤溫熱治療後,氧合作用僅僅是緩慢地下降,如果腫瘤溫熱治療需要搭配放射線治療或化學、免疫治療,可以在腫瘤溫熱治療後氧合性作用維持高檔水的時間範圍內,接續這些抗癌治療方案中之執行。
Hartel 等人也觀察到了類似的狀況。 當欲使用氧合性作用來改善手術傷口的癒合。研究者評估了手術後在20 毫米組織深度內氧合性作用的pO2 值。溫熱治療的第 2 天,wIRA 照射前的基礎pO2 為 32 mmHg,治療後升高至 42 mmHg。在第 10 天,相應的數據分別為 34 mmHg 和 46 mmHg。
#全身性腫瘤溫熱治療
#wIRA
#Hyperthermia
#日光療法
#癌症熱治療
#癌症免疫細胞治療
#高禾醫院陳駿逸醫師
#衛福部台中醫院
#癌症中西醫整合陳駿逸醫師
#外泌體陳駿逸醫師
#cik細胞治療優點
#自動化微流體生物晶片
#癌症個人化益生菌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陳駿逸醫師醫療門診服務時段
https://mycancerfree.com/contact/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www.youtube.com/@mycancerfree">https://www.youtube.com/@mycancerfree>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 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